心理師的電影讀心術
《成長心態過生活》
退而不休的人生實習生
10/12 (一) 19:10
主講人
黃柏威 老師
現任台北醫學大學、國立陽明大學、初和心理諮商所兼任諮商心理師黃柏威老師,以電影作為媒介,探討人們的心理狀態,講座中提到成長心態以及固定心態兩種面對挫折不同的心理樣貌,並以解讀電影片段來說明。
以《高年級實習生》為例,片中主角Ben,是一名老年實習生,在這個片段,Ben來到這個公司報到,對入口的秘書說明他是和老闆有約的實習生,工作忙碌的秘書對Ben的態度並不是很好,並且有些輕蔑的認為Ben不可能是來報到的實習生,但Ben的心態並沒有任何改變,只是淡淡的說明來意以及對秘書說明公司提供的銀髮族實習方案,他並沒有任何太大的情緒起伏,也沒有「或許我不該來這邊」、「她是不是不喜歡我」等等負面情緒,在快速變化的現代職場中,運用他圓滑的處事技巧,溝通能力,可以跟任何人相處;也因為Ben是這樣「成長型心態」的人,他相信無論如何,他都可以透過努力來改變,也因此才能夠成為職場的人氣王。
在另一個片段中,Ben與他的老闆茱兒在對話,茱兒單刀直入的闡明與她工作其實並不輕鬆,認為Ben更適合到另一個部門──一個相對輕鬆的地方;而Ben並沒有打退堂鼓,反而是堅定的告訴茱兒,他可以跟任何人相處,他來到茱兒的世界學習,願意盡其所能的幫助她;Ben又再一次的展現了他優秀的溝通、表達能力,更是表現了透過溝通,其實可以解決很多問題。
成長心態的特點:能接納自己、正視問題、迎接挑戰
你想看見的,你將它發生。(Make it happen)
人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,當犯了一個看似無可挽回的錯誤時,成長心態的人總是先考慮行動的層面,對於這件事,我能做什麼來挽回?我能做多少努力去改變這個結果?積極正面的態度,往往能夠扭轉最後的結局。
綜觀世界上頂尖的運動員,大多都是擁有這樣「成長心態」的人.棒球選手鈴木一朗,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寫了一篇作文「我的夢想」,裡面提到:「為了能活耀於球場,練習是必要的。」 、「我知道棒球不只是光靠一年的成績就可以論輸贏。所以,我會持續的努力下去。」他肯定努力的價值,並持續追求卓越,反映了他的成長型人格特質,也因此能夠屢造佳績。
「擁有遠大的志向,真的很棒呢!只要以『我的練習不輸給任何人』自豪的話,鈴木君的夢想一定會實現喔!」 ──鈴木一朗小六作文教師評語
這位老師在小鈴木的心中埋下了成長心態的種子,稱讚他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。
「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,那我不是天才;但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,我想我是天才。」 ──鈴木一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