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將雅痞書店的後花園,打造成如同電影「午夜巴黎」30年代的復古小客廳,透過舉辦各種藝文活動,讓雅痞書店成為一本內容豐富的「書」,包含電影、旅遊、音樂、藝術、書籍與咖啡美食的美好空間
,電話:(02)2731-7477,0955666970

【報導】藝術美學講座《佛羅倫斯 巴傑羅美術館》凝視文藝復興雕塑之美2020/09/22(二)


查詢雅痞所有活動預告
http://goo.gl/2MBxj7

預約專線 02-2731 7477

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F(萬象大樓)

捷運 忠孝復興站 2號出口

藝術美學講座《佛羅倫斯 巴傑羅美術館》凝視文藝復興雕塑之美 報導

09/22(二)19:10
主講人 黃璿恩 老師
 

身為文藝復興的重鎮,佛羅倫斯市內的巴傑羅美術館外表看似簡約、工整的城堡,遜色於烏菲茲的空中樓閣,事實上這裡是橫跨初期三傑至盛期三傑的文化集散地。
 

走進米開朗基羅廳,巴克斯(Bacchus)以英俊的酒神之姿,捧端理想主義的酒碗,四肢放鬆,身後站著薩提爾(Satyr),酒、神、羊排成一線,尤其較之於一世紀後的卡拉瓦喬的巴克斯,彷彿在頹廢人性與象徵神格之間取得一種搖搖欲墜的平衡。
文藝復興之父之一多納太羅,老師鬆懈、孩童、莞爾的大衛像,將之與古羅馬風格的緊繃剛健理想英雄做比較,不論在人物像或神像、羅馬帝國皇帝或聖經人物,均能突顯人文主義的個性表現。

 
同時我們將目光轉向平面藝術,例如教堂玻璃壁、寶石馬賽克、浮雕鏤雕等多重媒材。屢次將文藝復興與古羅馬風格之間、甚至文藝復興前期與盛期之間比較,今天的講座為我們勾勒出一個界線浮動的時期,有時候以象牙材質作為廳堂展覽間的區隔,有時候又在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分支停留。在十五世紀初吉貝爾蒂和布魯涅斯基兩位大家,同時出稿競爭天堂門的雕塑,聖經中亞伯拉罕獻祭以薩的橋段,在兩位雕塑家的呈現中彷彿門扉的兩側,各展鋒芒。在此我們似乎可以窺見在宗教的大旗幟之下,藝術家開始不畏依循個人主義,並在一刻一鑿的勞苦後具備留芳百世的事實。藝術不再依附於教會,而是隱約能夠與之平起平坐的價值連城,豈不正是人文主義的精神?
 
 
簡單簡潔的入口、棕黃外牆,巴傑羅美術館的廳與廳巧妙安排,館藏似乎透露著平面與立體、媒材與觀測者、藝術家個人與社會階級、個人展望與宗教信仰等多元並立,在世紀的沖刷下仍是佛羅倫斯不可忽綠的文化瑰寶。
 

想要了解完整的講座內容,歡迎到雅痞的網站點選【立即報名(網路收看)】,觀看老師的講座課程。
▌報名網址:https://lihi1.com/TAMWi/BLOG

預約專線 02-2731 7477

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F

捷運 忠孝復興站 2號出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