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投資講座《藝術收藏的秘方》資訊整合與市場脈動 報導
預約專線 02-2731 7477
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F(萬象大樓)
捷運 忠孝復興站 2號出口
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F(萬象大樓)
捷運 忠孝復興站 2號出口
07/25 (六) 19:10
主講人:嚴仲唐
同樣一張畫,在藝術市場上,價值可能為一百萬、兩百萬,或是一千萬;同樣一位藝術家的作品,可能兩百年前乏人問津,而在一百年後卻炙手可熱;至於有些市場的高峰,也許過了就不會再回來。本次講座,嚴仲唐老師從藝術價值連結到市場價值,以獨到的眼光分析,和觀眾分享藝術市場的投資準則。
了解市場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差異
藝術價值是不變的,但隨著市場的波動,藝術品的商業價值可能有很大幅度的變化。嚴仲唐老師表示,要進入藝術投資的領域,就不能把作品的「商業性」討論當作是一件低俗的事,在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尚未彰顯時入手,市場價值高漲時脫手,聽起來很簡單,但要如何精準判斷藝術品的市場價值?背後則有著複雜而多變的市場機制。
投資藝術品,很重要的一點是「品味」
嚴仲唐老師整理出為品味締造價值的四大準則:理性、感性、時機與哲思。理性指的是「精準的觀察與分析」,在藝術市場裡,投資者要多聽、多看,並且多方接收資訊,以培養對藝術品市場價值的敏感度;除了理性的價值判斷外,藝術投資還需要一股「無可抗拒的直覺」,亦即投資者對於藝術價值的直覺感性驅動;有了理性與感性的調和,時機與哲思亦是藝術投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投資者要能有「沉住氣的長時間收藏」品味,同時,藝術與人類生活實密不可分,故投資者也要能夠明白「為人處世生活之道」的人生哲理。
藝術作品的保守投資公式
在實際的藝術品投資場域,有些投資人選擇「撒網式」的投資方式,以量取勝,有些投資人則選擇「精準掌握」,挑選本身具有或可能具有高價值的藝術品收藏,等到適當的時機再賣出。
而嚴仲唐老師對於初入藝術市場的投資者的建議是,要訂製自己的收藏預算與策略,老師以最保守的投資公式為例,首先將資金分為八比二,80%投資現代藝術,20%投資當代藝術,其中現代藝術中又可再將資金分為一半投資名家、一半投資潛力股,當代藝術中,三分之二投資名家、三分之一投資新秀等。
不過嚴仲唐老師也提醒,以上公式僅作為投資參考,許多時候常常是當收藏家不為利益而收藏時,便會無心插柳柳成蔭。